時間:2022年5月11日(周三)上午9:30
地點:市科技局裙樓三樓會議室
主持:張志軍??市科技局新聞發言人
人員:卞加林??揚州科技局副局長
裴旭東??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
趙毅????揚州銀保監分局普惠金融處處長
董丹楓??科創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基金投資經理
崔曉玲??市科技局高新處二級主任科員
張志軍: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揚州賽區的相關情況。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人民日報數字中心、新華日報、揚子晚報、中宏網、揚州電視臺、揚州日報、揚州新聞廣播的媒體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三項議程,一是請市科技局卞加林副局長介紹“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總體情況,二是請市科技局高新處二級主任科員崔曉玲介紹今年大賽的賽事安排及其要求;三是媒體提問。
現在進行第一項議程,由市科技局卞加林副局長介紹“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總體情況。
卞加林: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揚州賽區新聞發布會,我謹代表大賽主辦單位,對各位媒體朋友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屆大賽是由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市科學技術局、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揚州銀保監分局等部門主辦,在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分行和揚州科創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下開展的科技創業大賽。大賽的舉辦目標是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廣泛吸引海內外優秀創業人才匯集揚州,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打造推動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新動能。
自2018年到2021年,揚州市根據江蘇省創新創業大賽要求,結合我市工作現狀舉辦地方賽,以搭建展示交流、資源對接和項目孵化的平臺為目的,組織了1000余家企業和創業團隊參加比賽,累計獲得投融資近15億元,共9家企業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被評為優秀企業,讓一批年輕化、高質量、高水平的創業企業和團隊脫穎而出。
今年大賽以“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為主題,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整合創新創業資源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目的是推動更多優質創新項目落地,助力科技型企業高速發展,為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添磚加瓦。在日前科技部公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揚州在創新治理力、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創新驅動力五個評價指標上取得較大突破,全國位居第27位,充分體現了我市創新創業工作取得成效與發展潛力。
近年來,大賽不斷加大對企業創新成效的獎勵和對人才團隊的創業激勵力度,持續推動我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通過本次創新創業大賽,我們意在搭建好一個人才和項目招引的平臺,并通過組織此次大賽和相關領域專項賽,在國內外廣泛招引高層次人才、挖掘項目資源,吸引人才關注揚州、匯聚揚州共發展。通過本次大賽,我們將選拔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推動優秀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我們鼓勵和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大賽中來,組織、推薦海內外高新技術項目來揚州參賽,體驗我市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硬科技”智造產業發展環境。同時也請我市各級科技主管部門、廣大科技創業孵化載體、新型研發機構、各區(園區)科技招商服務中心等,積極組織人才團隊項目和初創企業參賽,大力開展對領軍人才團隊和優秀創業項目的招引,做好筑巢引鳳工作。
張志軍:現在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市科技局高新處二級主任科員崔曉玲介紹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的賽事安排及相關要求。
崔曉玲:本屆大賽于本月正式開展報名參賽,6月30日報名截止。大賽設初賽、復賽、決賽三個環節,計劃于7月20日完成復賽,7月21日舉辦決賽。初賽各地區科技部門負責牽頭組織,復賽、決賽將采用項目路演的方式,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靈活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本次大賽參賽條件與“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保持完全一致。按照團隊組、初創企業組和成長企業組進行分組比賽。參賽團隊和企業通過江蘇創業大賽官方網站統一注冊報名,不接受線下報名和資料。報名網址:www.jscyds.cn。團隊組的基本參賽條件是:項目還未在國內注冊成立企業,擁有科技創新成果和創業計劃,核心成員不少于三人。初創企業組的基本條件是:2021年1月1日(含)以后注冊成立的科技型企業。成長企業組的基本條件是:上年度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的科技型、非上市企業。參賽條件詳情請關注公布的大賽《工作方案》。
大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征集項目。大賽結束后將擇優推薦團隊和企業參加今年的“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并有機會競爭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行業賽的入圍資格。
大賽報名期間,大賽承辦單位將為參賽企業提供參賽輔導、融資路演、項目宣傳等服務,以提高賽事辦賽質量,幫助更多參賽的人才團隊和初創企業提升競賽水平。
本屆大賽鼓勵符合條件的團隊、企業和高校師生積極參加比賽,各高新區、科技產業綜合體、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新創業載體也要積極組織載體內企業和團隊報名參賽,要廣泛發動市“綠揚金鳳”人才計劃資助的創業項目、新招引的科技型企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報名參賽。謝謝大家!
張志軍:接下來有請媒體朋友就關心的問題提問。
揚子晚報:卞局長您好,請問本屆大賽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卞加林: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相比往年,本屆大賽優化了支持方式:本次大賽重點支持初創團隊及科技中小型企業,無論是團隊項目還是企業項目,對所有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均采用獎金的方式給予支持。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優勝獎10個,獎金分別為3萬元、2萬元、1萬元、0.5萬元。除獎金獎勵外,進入各行業復賽前5名的企業,符合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條件的,不受地區和名額限制,可申報下一年度市級科技計劃項目。
揚州日報:能否請裴旭東處長講一下對于大賽獲獎項目,除了獎金的支持外,人才方面還提供哪些支持政策?
裴旭東:感謝揚州日報記者的提問,上周六(5月7日),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向全社會發出招才求賢動員令,特別提出,聚焦人才隊伍現代化,堅持靶向引才,建設領軍人才隊伍、青年人才隊伍等6支隊伍的戰略體系。其中,科技人才是6支人才隊伍重點瞄準的群體。為了放大揚州“綠揚金鳳”人才工作的龍頭牽引作用,加快引進一大批懂技術、懂項目、懂經營的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項目含金量和人才含金量雙提升。市委人才辦、科技局商議,今年首次提出以下支持政策:決賽獲獎項目兩年內在揚落地,符合揚州市“綠揚金鳳計劃”資助條件的,一等獎項目可直接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資助;二等獎項目可直接給予最高150萬元資金資助;三等獎項目可直接參加市“綠揚金鳳計劃”面試答辯,且不受推薦名額限制。獲獎項目符合條件的,可獲得揚州市天使夢想基金最高30-150萬元資助,天使(人才)專項資金最高500萬元股權投入。這也是探索產業、科技、人才項目綜合評價、一評多用的首次嘗試,人才只要有夢想、有技術,歡迎來揚州創新創業。
中宏網:能否請揚州銀保監分局趙毅處長談一談,對于大賽獲獎項目融資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
趙毅:主要有三方面金融支持:一是配合創新大賽的開展,分局將把參賽團隊和企業優先推薦給銀行保險機構,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對參賽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二是根據江蘇銀保監局、江蘇省科技廳工作部署,將從4月份開始,揚州銀保監分局與市科技局聯合組織為期9個月科技型中小企業銀企融資對接專項行動。對接范圍包括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入庫的2471科技型中小企業和1070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各銀行機構將組成對接團隊與企業現場溝通,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匹配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定制化綜合金融服務。力爭8月底前實現對接企業走訪全覆蓋。三是積極推動科技金融創新。我分局鼓勵銀行保險機構豐富科創產品體系,圍繞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特點,探索推廣投貸聯動、中長期技術研發貸款、股權直投等直接融資渠道??萍急kU方面,探索首臺套、產品研發保險、產品生產安全責任險、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險等服務,形成覆蓋科技企業研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金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轉化微現實生產力。
揚州新聞廣播:能否請董丹楓經理講一下科創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哪些支持政策。
董丹楓:揚州科創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獲獎企業和項目,將納入揚州教投科技股權投資基金重點項目庫,并優先投資支持;揚州創新中心、國泰科創中心、酷立方等科創載體優先入駐,提供系列全程服務,給予優惠政策。
揚州電視臺:請問崔處,公司專利正在申請過程當中,是否可以參賽?項目涉及多個領域或手里有多個項目,如何報名?
崔曉玲:公司專利正在申請過程當中可以參賽,只要在大賽報名系統中上傳專利受理函掃描件。同一企業不能為不同項目多次報名,建議選擇最優的項目報名參賽。
張志軍:提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會后,各位記者朋友可以繼續采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